1.每天摄入量:350ml
目前我食用的口粮豆的咖啡因含量不高,每天的摄入量在350ml左右,若是咖啡因含量较高的豆子会相对减少。按照习惯每天喝一大杯(350ml),电动磨豆机磨豆子的总量一般不到30g。
不同品种的咖啡豆咖啡因含量有所不同,例如阿拉比卡豆的咖啡因含量相对较低,而罗巴斯塔豆的咖啡因含量较高。此外,咖啡因的摄入量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咖啡因的耐受性来合理调整,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会导致心悸、失眠等不适症状。长期饮用者建议每周设置1-2天”咖啡斋戒日”。
2.水粉比例:1:13-1:18
不同的咖啡豆存在显著差异,水粉比例会受到咖啡豆烘焙方式、烘焙时间、养豆期以及磨豆粗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依据个人口味偏好,水粉比例一般设定在1:13至1:18之间。以30g咖啡粉为例,总水量应在30×13至30×20之间,即390g – 600g。部分咖啡豆会标注推荐的冲煮手法和水粉比例,但个人口味不同我会做按我的口味进行调整(好豆子本身风味就很棒,有时无需过多调整)。
水粉比例的调整:新买的咖啡豆按照包装袋上的日期计算,养豆2周。养豆结束后第一次取豆量15g左右,进行水粉比例测试,冲完后取尾段品尝,如果觉得味道太淡或过酸,可以适当减少用水量;如果觉得味道太浓或苦涩,则还可以增加水量。每次调整的幅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整体口感。
养豆是让咖啡豆在烘焙后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合适的养豆时间可以使咖啡豆达到最佳的冲泡状态。不同的咖啡豆品种和烘焙程度,养豆时间可能会有所差异。
研磨度:建议参照EK43标准刻度,手冲时推荐将研磨度设置为8.5,眼膜出来的咖啡粉是白砂糖状,以获得更佳的萃取效果。
烘焙度与水粉比例参考:
- 浅烘咖啡豆:推荐水粉比例为1:14至1:16,以突出其清新果香和细腻风味。
- 中深烘咖啡豆:适宜的水粉比例为1:13至1:15,能平衡展现咖啡的醇厚与酸度。
- 深烘咖啡豆:建议采用1:12至1:14的水粉比例,以凸显其浓郁口感和丰富层次。
我做的手冲咖啡一般以浅烘和中深烘为主。
具体操作:
通常情况下,会把总水量划分为闷蒸以及三个注水阶段,其占比分别为15%、25%、35%、25%。以粉量为28g为例,水粉比为1:14时,总水量即为392g,大约合400g。
闷蒸环节
- 闷蒸用水:60g,约15%。
- 闷蒸时间:30 – 45秒。需要注意的是,若使用的是陈豆,闷蒸时间可适当缩短,同时需密切观察闷蒸状态。
- 闷蒸状态:闷蒸前应将咖啡粉抖平若是新豆可放置一两分钟再开始闷蒸,闷蒸时的注水量不能太大,以刚刚没过咖粉为佳。
闷蒸的目的是让咖啡粉充分膨胀,有助于后续更好地萃取咖啡的香气和风味。闷蒸的状态可以通过观察咖啡粉表面是否均匀湿润来判断。
注水阶段
- 第一阶段:采用旋转注水的方式注入100g(约25%)水,此时总计注水量达到160g。此阶段注水时间间隔无严格限制,只需确保咖啡粉表面无积水即可。
- 第二阶段:继续旋转注水,注入140g(约35%)水,使总计注水量达到300g。此阶段可适当增加注水量,以提升咖啡的味甜程度;若希望保持与第一阶段相近的口感,也可将注水量调整至与第一阶段相同。
- 第三阶段:采用定点注水的方式注入100g(约25%)水,最终总计注水量达到400g。
注意:
螺旋注水:在将咖啡粉倒入容器此前将过滤纸淋湿,冲水的过程中不要之间淋到过滤纸上。注水高度控制在距离容器 5-10 厘米的位置,中心点入水,然后围绕中心点向外匀速画圈,控制水流速度。
好专业啊。
谢谢,我也是在学习的业余选手。
精致的生活
你做的很精细,我都是随意冲泡,但是我通常都是浓度较高的。
只是闲的时候折腾。注意适量饮用哦~
羡慕你们这些能喝咖啡的。我一喝咖啡就浑身发汗,头晕。。
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咖啡味的饼干也能浅尝咖啡的滋味。
我不太喜欢喝咖啡,我爱人却搞了一台咖啡机天天早上一杯带去公司。
每天早上要早起做咖啡,一定是非常自律的人了。
隔着屏幕闻到咖啡的香味了 😛
喝起来~
从最初的为了熬夜喝咖啡,到了现在偶尔喝一杯,不过还是受不了什么都不加的,自己搞不来,索性就每次瑞幸。
瑞幸也很不错,我换换口味的时候也会喝!茶咖也是我的钟爱😍
搞手冲的,都是真的爱咖啡的人,一般人受不了那折腾,最后都在那落灰。
大多数人对咖啡应该都是爱憎分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