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吧!Edge浏览器

再见吧!Edge浏览器

Edge 浏览器刚上线时,凭借简洁的界面、出色的性能、无广告干扰,以及跨平台密码自动填充等功能,很快就成了我的主力浏览器。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垂直标签页排列和侧边栏快速访问功能很好用。

image1

我什么时候开始觉得它不香了呢?

用过 Edge 的人大概都对 “集锦” 功能不陌生。一开始用着确实方便——整理网页、归类内容,一切看起来井井有条。可每次打开集锦,都会弹出一句“您的集锦已更新”然后开始转圈加载半天,严重影响使用效率。实在忍不住想吐槽。自此我开始自建启始页,整理收藏的网站。

image1

Edge更糟的是性能问题。最近,不少技术博主指出 Edge 的“游戏助手”功能会显著拖慢系统性能。起初我以为这只是 Windows 平台的问题, MacOS 尚能幸免,很明显我小瞧了它。只要 Edge 随意开几个网页,风扇就开始满速运转,打开活动监视器可以看到,后台挂着 6 个 “Microsoft Edge Helper (Renderer)” 进程,个个都是高 CPU 占用的 “大户”。Microsoft Edge 本体和那些 Helper 进程能把 CPU 占用率直接推到 80%,这负优化没谁了。尝试在Safari和Chrome上测试打开同样的网站,轻轻松松,毫无问题。

Umami统计中一多半访客是使用Chrome浏览器,我也安装了 Chrome,但它一直只是“备用”。由于网络环境限制,Google 服务无法访问,Chrome 的账号同步功能等于没有。无法同步书签、历史、密码,插件库也没法直接访问,安装插件就比较麻烦。

既然决定放弃Edge,就要解决多端同步这个痛点,如今已有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 我用开源模版自建了一个浏览器起始页,集成了常用书签、分类导航和响应式设计,支持手机、平板、电脑多端访问。将其设为浏览器主页后,打开即用,体验远胜于传统书签栏。
  • 对于账号密码管理,我部署了 Vaultwarden(Bitwarden 的自建服务端),配合 Bitwarden 浏览器插件,实现了跨平台的密码自动填充。密码还是要掌控在自己手中才放心。

至于插件,虽然谷歌插件库依旧无法直接访问,只有手动从第三方渠道下载安装了。

这么一来,再见啦,Edge浏览器。另外大家在使用Chrome时候有什么小技巧和常用的插件吗?求推荐和分享~

另外再吐槽一下Bing搜索,最近发现Bing搜出来的都是一些盗版网站,例如Chrome下载、我不是矿神等等,大家现在用什么搜索工具呢?

image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6 Comments

    • Vei

      好用了一段时间,现在太臃肿了,什么都往里面塞

      • 以前就是因为chrome是吃内存大户所以一直用的其它浏览器,没想到有一天edge也走上了这条路。
        不过暂时我找不到更好的替代了,习惯真是一个麻烦的东西。

  1. 作为一个曾经的web开发者,从来不使用单一浏览器。纵使已经退居开发行业现在电脑依然是浏览器4+

    • Vei

      以前收藏的书签不方便同步,一般工作一个浏览器,生活一个浏览器,编程一个浏览器,结果Edge偷我其他浏览器的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