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割裂的时间

夜不能寐

近日得知了大部分的孩子在回家之后的时间安排,让我感到震惊的同时,每听闻一条就暗暗和自己小时候比一比,虽然我知道这已经不只是跨越时代的问题,但我还是想从这样的类比中寻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2007年初春。在那个年纪的我对于季节的交替变换是没办法清楚感知的。好在学校总会组织春游,以此方式告诉我们春天到来了,我们可以带上自己的风筝,零食去宽阔的田野上肆意的奔跑撒欢。城郊学校的孩子自然是对田野不陌生的,但不用上课,还可以放风筝,吃零食,这些事情足以让我前一天夜不能寐。

2023年初春,学校组织了春游活动,相比我那个年纪的活动更高级,更有趣,更有吸引力。我想这些孩子肯定在家也夜不能寐吧!

夜幕准时降临,我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电话号码有些陌生。我习惯性的接通,“喂,你好!”手机里传来的声音是稚嫩的孩子的声音,电话传出来的声音让我无法分辨这是谁。对方张口就问:“老师,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我还没来得及提问对方是谁就只听见一个很长的问题抛过来“有一只大象……”没注意仔细听题,只顾在回想这是哪一个大胆而又缺乏一些礼貌的孩子,半天想不起来,知道她念完题目,我才有气口问清楚事情的原委。

晚上八点左右,学生A应该在短视频上刷到了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玉石就迫不及待的在他们的小群里面玩起来。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的强,但往往又缺乏一些分辨能力。刚开始的小打小闹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于是开始上演“敢不敢给老师打电话。”“敢不敢问老师……”。

了解完这么晚给我打电话的目的,我有些惊诧。一方面惊诧现在的孩子对于社交媒体玩的这么熟,另一方面惊诧于这么多的时间被用于这些娱乐。于是就有了开头的时间安排小调查。

调查的结果非常难看,很多孩子将时间用在消遣和享受上,夜不能寐。有的甚至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比我还多。

想要完成一件事情,就必须要投入相应的时间去做,而孩子们的时间被电视,手机,玩耍以及一些生活琐事分化成很多个很小很小的板块。这些板块中的间隙是碎片化的,在这些时间的间隙里,可能是有一部分用于学习,有一部分用于生活。学习的空间就显得弥足珍贵,就算是学习效率特别高的人也肯定没办法取得成就。

想想那个年纪的我,没有这么多能够分散我注意力的事物存在,我需要面对的只是每天特定的生活

一个科学家一定是长期投入的,我们暂且将这种精神称为科学家精神。小时候我便是没有这种精神的,对任何事情都不够专注,使我在学习中永远是三分钟的热情。这种习惯可能影响我至今。

看到这里的观众可能认为我在系数当下学生的一种现象,但在宏观的维度来看,我不知可否。于是我们应当将这个片段看作为我是在说我自己。

摸鱼

重复与变化对于工作日来说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我每天都在做和昨天不一样的事情,但我渡过的每一天都是这样的每一天,事情繁杂无序,当每一天都是如此那就变得有规律起来。所以我最喜欢的是每一天的摸鱼时间。

每日天早上8点开始是我的工作时间,每天17点之后代表着我的工作结束,当然会有所例外,并不是我提前下班了,而是在工位前继续埋头苦干。好像总有些工作是上班时间无法完成的。我生性是不喜欢加班的,但没办法由着性子生活,正如约束派所说的相对自由。

上班在做些什么呢?

上午十点,喝着刚刚泡好的咖啡,打开手机APP,便已经是十二点了,计划上标注这每天写两页字,还没有完成勾选,待完成的稿子也处于烂尾状态,可我丝毫没有着急,或者忘记着急。一节课40分钟之后有十分钟的小憩,我一般更愿意用这十分钟来做一些放松心情的事,比如看一眼手机,但手机像是会一种消除碎片化时间的魔力,在看它一眼之后时间就开始光速跃迁。有时候十分钟变成了一眨眼。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我才回过神来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作业。

近期格式化了手机,但并没有因此减少对于手机的使用,或许是占据我时间的APP都被我第一时间下载回来了。

微信应该是第一个被下载回来的,它对我也算忠诚,在登陆账号的五秒钟内,微信群就开始接受工作消息,一条接住上一条,孜孜不倦。于是我便轻易的被他支配。

射手座应该是最不希望被支配的,像是有两个灵魂一样,就算是被自己支配也觉得是另外一个灵魂支配了自己,所以更多的时候需要自洽。而摸鱼就是我寻找自洽的一种方式,在时间的间隙里,我可能闭目养神几分钟,呆呆地看着窗外五分钟,刚好十分钟时间过去,在响铃的督促下回过神来。

每天的十分钟是恒定不变的,而能够留给我看看窗外的树枝发出嫩芽,草坪里开出小花的时间却格外有限,于是那花丛中游虫的鸣叫,小鸟的轻啼都格外让人羡慕。

人们的时间是碎片化的,以上的文字完全是闲言碎语,毫无逻辑。若我大学作业上交这样一篇文章一定会被发回重写。但这一次我是想尝试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我能生产多少个文字呢?

今天已经下班,截至目前我生产的文字不多,但对于以往的虚无来说这是0到1的突破。观察结束,时间是如何变成碎片的呢?答案已经清晰可见,每天需要分心的事情太多,而在工作之余手机、电脑占据一大部分,导致我的阅读计划,码字计划都被搁置。如果一心投入的去做一件事,虽然每天、每次只是一点点的积累,汇集起来时已经是一条小河。

1 Commen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